跳至正文

重庆市渝北区科学技术局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度渝北区新型研发机构申报认定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按照《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国科发政〔2019〕313号)和《重庆市新型研发机构管理暂行办法》(渝科局发〔2020〕137号)文件精神,决定开展2024年度渝北区新型研发机构申报认定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主体

(一)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事业单位和企业。

(二)申报单位是企业的,要求是重庆市科技型企业。

(三)本次申报的主体必须为研发机构,以下单位不受理:

1.以制造、生产、销售为主的法人主体(包括虽注册有研究业务,但实际并未以研究为主的综合类企业)。

2.单纯提供技术服务而研发比重不足的企业。

3.与编制管理挂钩,未对体制机制进行根本性变革的事业单位。

本次申报鼓励围绕我区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精准医疗、高端装备材料、智慧农业、先进光电与量子材料、新型半导体

材料、高分子与复合材料、新能源与新型储能、绿色制造等产业领域重点布局。

二、申报条件

区级新型研发机构是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研发服务和成果转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的独立法人机构,应当达到以下条件:

(一)投资主体明确,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500万元,事业单位与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开办资金或注册资金不低于50万元;

(二)拥有一支人员结构合理的专业人才队伍。在职研发人员不低于10人且占机构总人数的50%以上;

(三)拥有开展研发、试验、服务等所必需的条件和设施。科研用房建筑面积一般不低于500平方米,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设备原值一般不低于100万元;

(四)能够持续运营,具有稳定的研究开发经费来源。上一年度研究开发经费投入不低于100万元;

(五)具有重大科研成果和市场服务能力。其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上一年度市场化收入不低于200万元。

三、申报认定程序

(一)申报受理。申请单位在区科技局发布申报通知后按要求提交申报材料。

(二)评审论证。区科技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评审方式(包括会议评审、网络评审和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组织评审论证并得出评审论证意见。

(三)结果公示。区科技局对通过评审论证的申报单位提出认定意见,并公示。对同类行业申报主体,按照渝北区产业发展需求,以“总量控制、择优认定”的原则提出认定意见。

(四)审定发布。通过评审和公示的渝北区新型研发机构名单由区科技局审核确认后正式发布。

四、诚信要求

申报单位应严格履行诚信建设的主体责任,确保申报材料和相关数据真实、准确。对申报中存在弄虚作假的,按照重庆市科研诚信管理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五、申报材料及时间要求

申报单位请在2024年5月24日(星期五)18:00前将申报材料纸质件一式三份,A4双面打印装订成册,盖章后提交至区科技局研发与平台建设科,同时报送Word版电子件。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研发与平台建设科  李芃龙

联系电话:023-67823914    邮箱:516692473@qq.com

附件:1.渝北区新型研发机构申报书

      2.渝北区新型研发机构申报单位科研诚信承诺书

重庆市渝北区科学技术局    

2024年4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1

渝北区新型研发机构申报书

(2024年度)

机构名称:                                 

单位负责人: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申报日期:                                

重庆市渝北区科学技术局

二〇二四年四月制

说   明

  1.此申报书为渝北区新型研发机构专用申报书,填报时仔细阅读相关说明,须认真填写,文字阐述应清晰、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2.申报单位信息应与机构法人证书上的信息一致,申报单位负责人应该为申报单位法定代表人。

3.表中栏目及文字阐述部分不得空缺(如空缺视本信息内容为零),无可填写“/”。数据应准确、真实、可靠,没有数据的填“0”。

4.表中所涉及科研成果及基础条件设施、平台等均为申报单位所有,所属权为其他参与或共建单位的不可列入。

5.表中除了标明“上一年”,其他数据填写均指截止填写时间要求的累计值。

6.申报单位需提供具体的附件证明材料等其他必要材料,原则上不超过50页(具体要求详见“八、附件材料清单”)。

7.申报材料必须真实有效,如发现虚假伪造行为,取消申报资格。

8.申报材料纸质件一式三份,A4双面打印装订成册,盖章后提交至区科技局研发与平台建设科,同时报送Word格式电子件。

一、基本情况

单位名称
注册地址邮政编码
是否拥有独立法人资格(选填数字)1.是   2.否
法人性质1.企业  2.民办非企业  3.事业
注册年份注册资金(万元)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技术领域(选填字符,可多选,如没有对应选项,则注明所属技术领域)A.人工智能     B.大数据    C.云计算     D.精准医疗  E.智慧农业F. 高端装备材料  G.先进光电与量子材料   H.新型半导体材料    I.高分子与复合材料  J.新能源与新型储能  K.绿色制造   L.其他  
研发类型(选填字符,可多选)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C.试验发展;D.成果转化
投资主体及所属类型序号投资主体投入金额(万元)投资形式(知识产权、非知识产权类技术、货币、人才、土地、设备)投资主体类型(选填对应选项代码)
1A.政府B.事业单位 C.企业民办 D.非企社会 E.团体 F.个人G.其他
2
3
4
5

填表说明:

1.单位名称:指法人证上机构的全名。

2.法人性质:指单位注册时候机构性质,单选。

3.技术领域:单位主要产品和服务所属的技术领域。

4.研发类型:单位主要从事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活动。

二、单位人员情况

职工总数(人)研发人员数
其中:常驻研发人员数(一年工作不少于6个月)占职工总人数比例(%)
职工按最高学历分(人)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其它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人员占研发人员比例(%)
职工按最高技术职称分(人)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其他
高端领军人才或科技创新团队情况引进区级以上创新团队数量(个)外籍创新人才数量(人)两院院士(人)长江学者(人)国家杰青(人)其他省部级以上人才(人)
研发人员清单
专家称号姓名证件号码性别学历职称职务专业是否常驻所在单位联系电话

填表说明:

1. 职工总数:指单位全职职工人员数(含合作单位派驻的科研及管理人员),不含兼职人员。

2. 研发人员:指申请单位常驻或合作单位派驻本单位的直接参与具体的科技研究、开发活动的人员,不含研发管理、服务人员。

3. 职工按最高学历:只填写取得最高学位的人员数,不能重复计算。

4. 职工按最高技术职称:只填写最高职称人员数,不能重复计算。

5. 同时具备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的人员在计算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人员占研发人员比例时不能重复计算。

6. 其他省部级以上人才指获得其他国家级或省部级人才称号的创新人才,同时获得多个人才称号的不能重复计算。

三、科研基础条件

单价10万元以上的设备数(台/套)单价10万元以上设备的原价总值(万元)
科研场所(平方米)单位资产总额(万元)
国家级、市级创新平台数量(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流动站)、院士工作站等)(个)
创新平台清单(列举主要的5个)序号名称级别(选填数字)
1选项:1.国家级2.市级3.区级4.其他
2
3
4
5
科研仪器设备清单
名称设备类型型号产地原值(万元)建账日期经费来源

填表说明:

1.单价10万元以上设备:指原价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的科研仪器设备,软件企业包括基础软件系统等设备;科研仪器设备清单包括单位全部研发仪器设备。

2.科研场所:专门用于开展研究开发活动的场所和用房,如研发中心、研究部等。

3.平台填写要求:每类平台按最高级别选择,单选。

4.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指由各级科技管理部门挂牌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企业技术中心:指由各级发展改革委挂牌的技术中心。

6.重点实验室:指由各级政府部门认定的重点实验室、企业重点实验室、联合实验室。

7.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指科技管理部门认定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8.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流动站):指由国家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设立的,招收和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组织。企业、科研生产型事业单位内设的称为工作站,高校内设的是流动站。

9.院士工作站:指由市科协、市科技局、市教委等部门联合认定的院士工作站。

四、研发投入及产出情况

资产情况总资产(万元)
近三年研发投入(万元)其中:上一年度研发投入(万元)
研发人员人均报酬(万元)(年薪)
获政府资助情况上一年度政府资助金额(万元)
其中国家级市级区县级其他——
——
有效知识产权数量I类(件)II类(件)
专利产出情况累计专利申请数其中:发明专利
有效发明专利拥有数PCT国际专利申请数
高价值发明专利数(参见表后注释)
新产品数
发表论文情况上一年度发表论文总数(篇)
其中:被SCI、IE、ISTP收录论文数(篇)其中:国内中文核心期刊收录论文数(篇)
制定标准情况上一年度牵头或参与制定标准数量(项)
其中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其他
有效知识产权清单
序号知识产权名称类别授权日期授权号获得方式
近三年有效发明专利清单
专利号IPC主分类号专利名称专利发明人申请年度授权年度单位排名授权国别或地区
近三年立项的国家、市级科研项目清单
项目级别项目类型批准单位项目名称项目编号项目起始时间资助金额单位排名

填表说明:

1.项目类型主要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成果转化等。

2.以下5种情况的有效发明专利纳入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统计范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明专利、在海外有同族专利权的发明专利、维持年限超过10年的发明专利、实现较高质押融资金额的发明专利、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或中国专利奖的发明专利。

3.表中I类知识产权包括:发明专利(含国防专利)、植物新品种、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国家新药、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等;II类知识产权包括: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等(不含商标)。表中知识产权类别请从上述类别中选择。

4.表中“获得方式”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或并购。

五、经济收入及社会效益

经济收入上一年度总收入(万元)其中:上一年度成果转化收入(万元)(以成果登记为准)
创业与孵化企业情况是否设立产业投资资(基)金1.是  2.否
如有,请列出名称:
累计孵化企业数量(家)
服务社会情况累计服务企业数量(家)
是否加入产业创新联盟1.是  2.否
如有,请列出:
是否加入行业协会1.是  2.否
如是,请列出协会:
近三年科技成果转化清单(以成果登记为准)
成果转化名称转化方式成果接收方转化收入(万元)

填表说明:

1.转化方式:自行投资实施转化、向他人转让、许可他人使用、与他人共同实施转化以及以作价投资折算股份或者出资比例等方式。

六、单位简述

6.1单位简介(不超过1000字)(包括:建设模式、组织架构、股权结构等)
6.2体制机制创新情况(不超过1000字)(包括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创新机制、知识产权、科研经费财务会计核算制度等)
6.3产学研协同及国际国内合作情况(不超过1000字)
6.4建设规划及目标(不超过1000字)(包括未来三年机构的整体规划、要实现的目标)

七、申报单位意见

我单位承诺提交的全部申报材料真实可靠,并保证不违反有关科技管理的纪律规定,严肃查处或全力配合相关机构调查处理各种失信行为。如我单位有不履行上述承诺或有弄虚作假行为,一经发现,市科技局有权取消遴选资格,情节严重的,愿意承担法律责任。其他内容:     
单位盖章年   月   日

八、附件材料清单

序号类别附件名称
1企业情况1.企业营业执照或单位法人证书;2.特殊行业的行政审批或许可证明文件;3.股权结构证明。
2人员情况1.职工人员清单(姓名、性别、年龄、职务、学历、职称、专业、是否研发人员、是否常驻);2.高层次人才相关证明材料;3.常驻研发人员的社保缴纳、学历、职称证明及聘任合同等相关复印件;4.机构负责人相关资料复印件;5.人才培养情况,说明本单位对于员工的在职学历培养、脱产培训进修等情况。
3研发基本条件1.原值10万元以上附发票复印件;2.办公及科研场地证明材料(场地说明、产权证明或租赁协议、场地图片内外景各一张);3.创新平台证明文件。
4研发投入及产出情况1.近三年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复印件);2.风险投资资(基)金投资证明;3.近三年研发费用证明材料;4.专利、论文、标准等证明材料。
5项目情况1.国家、市级科研项目立项通知及任务书复印件;2.《自主立项研发项目清单》(项目名称、起止时间)及立项证明;3.《合作、委托研发项目清单》(项目名称、合作或委托单位、金额、起止时间)及合同复印件。
6社会效益与影响1.产业投资资(基)金证明;2.创办、孵化、服务企业证明;3.加入联盟、行业协会证明。
7单位情况科研机构管理制度、科研项目管理制度、知识产权制度、科研经费财务会计核算制度等各类制度文件。
8其他可自行补充

附件2

渝北区新型研发机构申报单位

科研诚信承诺书

郑重承诺:在新型研发机构申报评审、建设运行等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重庆市及渝北区财政科研经费相关管理规定,不进行任何干扰评审或可能影响评审公正性的活动,所提供申报资料真实准确,单位成员身份真实有效,不存在虚假申报、编报虚假信息、篡改单位财务数据、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失信行为。

如有违反,愿意承担科研诚信管理的相应责任。

单位法人(签字):

申报单位(单位签章):

         年  月  日

文件下载:

重庆市渝北区科学技术局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度渝北区新型研发机构申报认定工作的通知.doc

主办单位:深圳市行一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行一科技
备案号:粤ICP 备20034454 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2065 号 通讯地址: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龙 胜商业大厦4G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