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浏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浏阳市关于进一步加大研发经费 投入 全力打造区域科创中心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

字体大小: 发布时间 : 2024-12-27 来源:浏阳市司法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各单位:

《浏阳市关于进一步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全力打造区域科创中心行动计划(2024—2026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浏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12月27日

(此件主动公开)

浏阳市关于进一步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全力打造区域科创中心行动计划(2024—2026年)

为进一步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全力打造区域科创中心,助力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根据《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长沙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湘发〔2022〕8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十四五”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行动计划〉的通知》(湘政办发〔2022〕13号)、《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沙市关于进一步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推动创新主体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长政办发〔2022〕36号)、《浏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浏阳市关于全力打造区域科创中心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浏政发〔2023〕9号)等精神,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长沙市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聚焦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以打造高水平创新型县市和区域科创中心为抓手,进一步加大研发经费投入,积极培育创新主体,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动创新主体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目标

到2026年,全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1%以上,力争投入强度达全省平均水平,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800家,进入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库企业达10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4%以上。

三、重点任务

(一)实施企业培育提级行动

1.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分类分级建立企业培育清单,对符合入库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应评尽评。鼓励现有大中型企业孵化、派生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的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精准支持具备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承担国家、省、长沙市科技项目,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加快培养一批“四科”(每个科技企业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产品、科技人员占比大于60%、以高价值知识产权为代表的科技成果超过5项、研发投入强度高于6%)特征明显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牵头单位:市科技局、经开区,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农业科技园、各乡镇(街道)]

2.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准高企”“准规上”高新技术企业清单,加快推动“小升高”“高入规”“规升高”,支持研发能力强的规上高新技术企业自建研发机构、研发平台,申创国家、省、长沙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规上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达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2倍以上的,在其申报重大专项、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科技领军人才等项目时,优先向上级推荐。[牵头单位:经开区、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农业科技园、各乡镇(街道)]

3.打造一流科技领军企业。支持科技领军企业建设省、长沙市级新型研发机构,鼓励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承担国家、省、长沙市科技重大专项以及“揭榜挂帅”项目等。支持科技领军企业和高校共建校企联合实验室,强化企业基础研究投入水平。建立浏阳市领军企业科创板上市预备库,加强科技型企业科创板上市跟踪服务。[牵头单位:市科技局、经开区,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金融事务中心、农业科技园、各乡镇(街道)]

4.加大企业研发投入政策激励。按照应享尽享原则,依法依规落实上级关于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技术转让企业所得税减免、制造业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企业自主研发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和首批次新材料产品奖励等优惠政策。鼓励规上企业(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特一级建筑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建立规范的研发准备金制度,从制度上保障企业研发投入持续稳定;鼓励规上企业规范研发经费会计账管理,建立研发项目台账。支持企业申请省级企业研发财政奖补。[牵头单位:市科技局、经开区,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农业科技园、市税务局、各乡镇(街道)]

(二)实施产业创新提质行动

1. 电子信息产业链方面。深入实施“育芯强玻优屏补端”工程,聚力打造国家级新型显示产业集聚核心区,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率先成为千亿级产业集群。依托蓝思、惠科等龙头企业,重点攻克核心基础元器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特色装备、关键基础材料等领域核心技术,助推新型显示器件、电子材料、高端芯片和关键元器件等重点领域发展实现新突破。推进蓝思科技“新型显示触控传感模组研制与产业化”、泰科天润“高压低损耗碳化硅MOSFET器件研制”等省级重点研发项目建设。

2. 生物医药产业链方面。支持经开区建成全国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依托华纳大、威尔曼、尔康等龙头企业,在干细胞治疗、基因工程、高端医疗器械、现代中药、互联网医疗、大健康等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推进九典制药“基于中医验方(院内制剂)的中药创新药研发”、春光九汇“杜仲高品质生产及其大健康产品研究与示范”等省级研发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金阳医院等医院科研优势,引导医疗机构与在浏生物医药企业强化合作,建设具有浏阳特色的医学品牌学科和重大疾病研究中心。

3.绿色食品及油茶产业链方面。依托盐津铺子、金磨坊等龙头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打造全省绿色食品产业引领区。加强湘菜食材技术研究院、蒸菜研究院建设,深化与江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的合作,支持湘典食品“湘式菜肴定量包装与精准杀菌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省重点研发项目建设。立足“一县一特”定位,深化与省林科院的战略合作,支持镇头镇“油茶小镇”建设,打造油茶创新试验示范中心。

4.新材料产业链方面。依托方锐达、金阳烯碳、华京粉体等龙头企业,组织重点新材料研发、生产和应用单位开展联合攻关,加速关键材料的成果转化,发展以石墨烯、碳纤维、碳纳米管为代表的新型碳基材料,构建碳纤维原丝、碳纤维、预浸料、复合材料制品、关键装备以及检验检测的全产业链生态。加快推进碳化硅纤维研究院、石墨烯研究院、方锐达总部研发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5. 烟花爆竹产业链方面。依托东信、中洲、颐和隆、庆泰等龙头企业,加强无硫、微烟发射药等环保型原辅材料和除尘、降噪等环保工艺技术的研发,全面推动技术改造和装备升级,推动烟花爆竹产业向自动化、科技化发展。大力支持浏阳烟花研究院开展行业技术研究,推进研究院“烟花爆竹用新型烟火药剂配方研究”省重点研发项目建设。

6. 新能源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方面。依托华域视觉等龙头企业,推动传统燃油车零部件转型升级,实现新能源、三电系统、轻量化等技术研发突破。加快博大科工汽车轻量化精密零部件生产研发基地、凌翔磁浮省级磁浮交通关键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7. 环境治理技术及应用产业链方面。依托经开区,充分发挥永清环保“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引领示范作用,推进耕地治理、土壤重金属修复、固废处理、大气治理等方面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环保科技示范园项目建设,加强先进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引进和创新,建设和完善先进可再生能源领域创新研发平台。

8. 智能装备产业链方面。大力发展工程机械、智能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装备,深入推进宇环数控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建设。依托爱达智能、蓝思智控等重点企业,打造一批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支持九方创想研发中心、中铁五新港口起重机械技术创新中心建设。

9. 再制造产业链方面。依托法泽尔等重点企业,推进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鼓励企业积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快速成型等新兴技术,发展智能再制造。

10. 家居建材产业链方面。积极布局家居产业集中区,推动永安镇、淳口镇、沙市镇百里家居产业带建设,鼓励企业改进家具加工工艺,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发展中高端实木家具产业,积极应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开发智能家居产品。

[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经开区,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局、市应急局、市林业局、市花炮产业发展中心、省花检中心、市数据和政务中心、农业科技园、长沙市生态环境局浏阳分局、各乡镇(街道)]

(三)实施科创平台提能行动

1.构建“一核三组团多点”的科技创新格局。充分发挥经开区作为科技创新主阵地、主战场的作用,全力建设金阳科技创新城,布局创新平台、成果孵化、未来产业培育三大功能区,大力招引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浏阳,支持央企、行业领军企业以及知名跨国公司在浏设立企业总部研发中心,加大对园区企业研发投入、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打造区域科创中心核心“引爆区”。依托农业科技园建设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东部组团,打造湘菜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依托环保科技示范园打造纺织、食品加工、机械制造、花卉苗木等多元化产业格局的西部组团;依托湘赣边区域合作先行区打造花炮智能制造和文化创意的南部组团,鼓励烟花爆竹行业加大科技研发,建成省级烟花爆竹科技创新试验基地。做好文化和科技融合文章,推进大瑶花炮小镇、文家市特色文旅小镇、社港正骨医药小镇、柏加花木小镇、镇头油茶小镇等“多点”特色小镇建设。[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局、市科技局,责任单位:经开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广体局、农业科技园、长沙市生态环境局浏阳分局、各乡镇(街道)]

2.打造高效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政府引导、园区搭建,积极培育科技公共服务机构,完善以研发设计、技术服务、创业孵化、成果转化、检验检测、评估咨询、中介服务为重点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鼓励各类资源向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集聚,支持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充分利用科研设备和人才优势设立科技公共服务机构。加快布局建设一批开放共享的专业化中试示范基地,大力支持普瑞玛、云普检测、湖南辐照中心、环氧乙烷灭菌中心、湖南省实验动物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生物育种中心、P3实验室建设,推进安全性评价、中药标准检测等平台建设。[牵头单位:市科技局、经开区,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农业科技园、市文化产业园、各乡镇(街道)]

3.加快企业自主科创平台培育。逐步建立覆盖支柱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的创新平台集群,支持企业争创国家、省、长沙市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创平台,推动各类平台数量增长、质量提升、结构优化。鼓励企业研发中心扩能升级,支持企业与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合作,成立独立运行的研发中心。加快推动九典制药企业研发中心、金阳石墨烯应用技术研究院、天地恒一药物研究院、奥斯利食品技术研发中心建设。支持蓝思创新研究院、新型城市烟花技术创新中心等企业研发中心项目建设。[牵头单位:市科技局、经开区,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花炮产业发展中心、农业科技园、市招商引资服务中心、各乡镇(街道)]

(四)实施成果转化提效行动

1.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采取引进、升格、合作办学等多种方式,大力引进高校、科研院所来浏办学,继续加强与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省林科院等院校的交流合作,加快推进湖南农大浏阳校区(岳麓山实验室浏阳基地)建设,争取在浏阳校区设立研发中心。深入实施“1+1+N”院县合作模式,与邹学校、陈子江等院士团队在技术攻关、人才培养、成果落地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充分发挥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浏阳工作站的作用,组织校企沟通对接会,为科技成果承接转化牵线搭桥。探索市场化运营新机制,支持在重点产业发展领域、优势企业建立中试基地、中试平台,实现实验室成果的商业化与产业化。[牵头单位:经开区、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农业科技园、各乡镇(街道)]

2.引育科技创新人才梯队。实施浏阳市人才强市“百千千万”工程“1+1+3+N”政策体系,聚焦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和支柱产业转型发展,围绕创新创业全链条,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产业技术研发人才、科技创业人才、青年科学家等科技人才引进培育行动,引进一批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团队、青年科技人才。推广“科技副总”制度,帮助企业提升科研实力,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在浏转化。壮大乡村振兴产业人才联盟,在传统特色产业领域,培育更多浏阳工匠。持续推进科技特派员“双百”工程,每年特聘百名科技特派员,建设百个科技点,为农民创业、农村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责任单位:经开区、市教育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总工会、农业科技园、各乡镇(街道)]

3.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对接国家、省和长沙市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打造一流的知识产权工作环境。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加强地理标志、商标品牌建设。推动驻长高校将其知识产权以转让、许可、作价入股方式来浏转化。促进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源有效对接,进一步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惠益面。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体系,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和维权援助工作机制,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经开区、市人民法院、市公安局、市科技局、农业科技园、各乡镇(街道)]

(五)实施科技服务提优行动

1. 加大助企力度。积极培育专业服务机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分层级、行业、类别对研发经费投入重点主体实施“一对一”指导服务。加大“升高”重点企业培训力度,推动高企奖补兑现采用“非申即享”的全线上确认模式。组织开展科技业务培训,提升全市科技工作者能力水平。积极主动研究各级各类重大科技专项,帮助企业争资争项,保障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牵头单位:市科技局、经开区,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农业科技园、各乡镇(街道)]

2. 强化金融支持。加强与银行、基金、风投等专业机构合作,以企业创新能力作为核心指标,为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企业提供针对性的金融服务,推动科技型企业上市挂牌。综合运用科技型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科技保险等措施,支持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定期组织开展“政企金”专场对接会,搭牢金融机构与企业的合作桥梁,落实普惠金融政策,进一步拓宽金融服务领域,不断提高科技金融服务效率。[牵头单位:市金融事务中心,责任单位:经开区、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农业科技园、各乡镇(街道)]

3. 浓厚创新氛围。组织开展科技活动周、科技工作者日和全国科普日等大型群众性示范科技活动,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加强科技创新与文旅资源融合,打造沉浸式、个性化、品质化的文旅消费新场景,推动科创与产业、科创与文化深度融合。支持浏阳特色科普场馆(基地)建设,推动科技创新重大成果、先进经验、典型案例向公众宣传普及,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形成全民创新的社会氛围。[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市科协,责任单位:经开区、市文旅广体局等相关市直单位、各乡镇(街道)]

四、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会商沟通联动机制,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统筹推进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打造区域科创中心相关工作,形成各方共同谋创新、抓创新、促创新的强大合力。

(二)压实工作责任。各牵头单位要认真落实责任、强化工作部署,各责任单位按照职责分工积极配合、同步推进。市科技局切实履行牵头部门全面统筹协调职责,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及时协调并解决工作中的重难点问题;园区要通过抓招商、抓项目、抓产业,不断提升研发投入贡献。

(三)强化要素保障。深化财政科技经济分配和管理使用机制改革,推动科技财政投入稳步增长,强化科技评价激励,不断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水平。持续提升教育、医疗等公共配套服务,让更多科创人才愿意来、留得住。

(四)加大宣传引导。加强科技创新政策的宣传解读,开展科技企业研发创新、成果转化等政策推介培训,全面调动企业科技创新积极性,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本文件自2024年12月27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6年12月31日。

相关文档:浏阳市科学技术局解读 《浏阳市关于进一步加大研发经费投入 全力打造区域科创中心行动计划(2024-2026年)》

主办单位:深圳市行一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行一科技
备案号:粤ICP 备20034454 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2065 号 通讯地址: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龙 胜商业大厦4G区.